-
22
2025.08
喜报!我校教师在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三等奖
8月16—19日,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赛在北京理工大学举行。我校康复医学院霍贝贝教师团队(徐建光,刘晓丹,周欢霞)继荣获上海赛产教融合组特等奖后又创佳绩,获全国赛产教融合地方高校组三等奖。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已举办五届,是教育部高教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全国性重要教学赛事,体现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具有十分广泛的影响力和示范辐射效应。本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分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基础课程、课程思政、产教融合七个赛道,共有12.7万名教师参加校赛,3.4万名教师参加省赛,588门课程的2253名教师入围全国赛。霍贝贝教师团队的神经系统疾病作业治疗课程针对康复教育在智能康复设备应用、临床实战及创新能力方面的不足,构建了“需求导向、破圈成长”的教学创新模式。课程重构了教学内容,融入智能化康复设备应用实践和前沿技术;改革了教学方法,推行“课堂理论—课堂实训—工程实践—病例实战”的四阶进阶式教学路径,并将教学团队自主研发的闭环智能康复机器人、虚拟现实(VR)平台等引入课堂,课程改革促成学生从“课堂圈”向“工程圈、实战圈、创新圈”的进阶,培养了
-
20
2025.08
我校中西医结合学院研究团队揭示肠道菌Megasphaera促进结直肠癌炎癌转化的机制
近日,我校中西医结合学院赵玲研究员、国海东研究员团队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马延磊主任团队合作,在国际期刊AdvancedScience上发表题为“MegasphaeraElesdeniiDysregulatesColonEpithelialHomeostasis,AggravatesColitis-AssociatedTumorigenesis”的研究成果。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常见的癌症,也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环境、肠道微生态、慢性炎症等多因素的相互作用,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但慢性炎症是导致“炎癌转化”的病理基础。团队首先从已发表的多组临床队列中发现肠道菌属Megasphaera在炎症性肠病(IBD)及结直肠癌(CRC)中明显富集。随后,通过Megasphaeraelsdenii(M.elsdenii)单菌定植实验发现M.elsdenii能够重塑小鼠结肠黏膜固有层免疫细胞群,诱导树突状细胞(DC)成熟,并促进促炎性Th1及Th17细胞分化,加重结肠炎性反应。在机制上,M.elsdenii通过LPS/TLR4/IRF4通路诱导DC细胞成熟。进一步在AOM
-
13
2025.08
祝贺!我校系统3位医师获第六届“仁心医者·上海市仁心医师奖”和提名奖
8月12日,上海市医师协会第二届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届理事会第十六次全体理事会议庆祝中国医师节颁奖大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大会现场对第六届“仁心医者・上海市仁心医师”10位获奖者及9位提名奖获得者进行了表彰。我校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医师周嘉获第六届“仁心医者・上海市仁心医师奖”,附属龙华医院中医肿瘤科主任医师刘苓霜、附属光华医院主任医师何勇获第六届“仁心医者・上海市仁心医师奖”提名奖。第六届“仁心医者·上海市仁心医师奖”获奖者周嘉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首席专家,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导。首届上海杰出人才、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医务工匠。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师协会心胸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针刺麻醉分会主任委员等。荣获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等。从医36年,他主刀完成心脏、普胸手术二万余例,以精湛医术、仁心大爱践行了初心使命。他是全国针刺麻醉临床领军人物,用20余年的坚守与创新,继承和创新发展了现代针刺麻醉,让中国原创的针刺麻醉技术从濒危境地再次走向国际舞台。他创新改良的现代针麻技术,避免了心肺大型手术中气管插管,有效减少大型手术中麻醉
-
12
2025.08
我校系统7人获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第二十届“银蛇奖”
8月10日下午,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第二十届“银蛇奖”颁奖典礼在上海教育电视台演播厅举行。我校附属龙华医院徐汉辰荣获一等奖,徐汉辰导师、我校校长季光荣获特别荣誉奖,附属曙光医院陈佳美、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吴佳佳荣获三等奖,附属曙光医院张兴、附属普陀医院蒋元烨、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董健及附属市中医医院殷萱荣获提名奖。银蛇奖”自1989年设立以来,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表彰奖励40周岁以下的杰出青年医务工作者。它不仅是一个荣誉,更是上海医学人才的孵化器、科技创新的转化引擎和反哺社会的温暖链接,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亚洲医学中心城市持续注入动能。徐汉辰,男,1988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医学博士,研究员,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脾胃病研究所所长、附属龙华医院研究员。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一等奖获得者,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市青年东方学者、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托举人才、上海中医药大学荣誉体系特聘教授,入选2022年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获202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青年科技创新奖。兼任世
-
12
2025.08
喜讯!《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首次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近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公布了2025-2026年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ScienceCitationDatabase,简称CSCD)来源期刊目录。我校主办的期刊《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实现历史性突破,首次入选该数据库。我校期刊《上海中医药杂志》《上海针灸杂志》《结合医学学报》英文版(JournalofIntegrativeMedicine)和《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JournalofAcupunctureandTuinaScience)继续入选2025-2026年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十四五”期间,通过引育结合,我校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走上快车道。英文期刊实现SCI零的突破,中文期刊实现CSCD零的突破。2023年10月,Q1区SCI期刊《结合医学学报》英文版正式成为我校主办期刊。我校系统的4种中文期刊中,《上海中医药杂志》《上海针灸杂志》《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先后入选CSCD。我校高水平中医药期刊的数量和质量已领跑全国中医药高校。《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主办,1960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现任主编陈凯先